说起考古,不少人将它与“挖宝”联系在一起。这并不奇怪,因为公众与考古之间很重要的一个桥梁便是博物馆,其中呈现给社会公众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新奇“宝贝”。不过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你们在参观展柜中文物的时候往往会问很多个为什么。这背后的很多问题都跟考古密切相关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考古为何。 但凡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规范,考古也不例外。一个完整的考古项目应当包含如下几方面:前期调查、正式发掘、遗物整理、资料刊布。看似每一步概括仅几字,但其后伴随着的工作却是公众所想象不到的复杂。下面,便将以上四个步骤为大家一一说来。 前期调查采用多种形式,如地面踏查、勘探等方式。其中的勘探即采用人们熟知的“洛阳铲”,向下取土,通过洛阳铲带上来的土质土色来判断地下的埋藏情况。听起来似乎有点神秘,原理十分简单。譬如农民田间耕作时,翻整过与未动的区域,其土质土色必定不同,翻整过的区域土质松散,且因掺杂了不同区域的土,其土色显得杂乱(在考古工作中,常被称为“五花土”);未动的区域则土质更为紧密,土色相比更为纯净。在考古勘探工作中,最为明显的案例之一为墓葬的发现。古时人们营建墓葬的过程中,墓葬区域因先开挖后又填埋,经扰动的土必定与周围不同。因此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判断土质土色的异样来大致划定墓葬的轮廓。 正式发掘是一段无法预知结果的旅程,其间充满了不确定因素。其中之一便是天气,与老百姓种地有几分相似的是,考古发掘也有“靠天吃饭”一说,遇雨只能停工,尤其是在这南方的梅雨季节时,怕是令很多考古工作者都十分头疼。还有一个不确定因素便是各种惊喜的发现了,前期的勘探可以为正式发掘提供一个大致的方案,例如地下埋藏的是哪一类遗迹,面积多少,层位深浅等。但是勘探毕竟只能把握大概,不排除遗迹被遗漏的可能性,而且很多细微的信息都需要正式发掘来获取。参观过考古发掘现场的观众也许会问,你们挖的那一个个规整的坑是什么,还有那墙壁上的一道道线又是怎么回事呢?在这里为大家简单普及下。考古现场一个个规整的坑,考古的专业术语中称它们为“探方”,墙壁上的一道道线是地层的分界线。利用探方发掘,可以平剖面结合,在揭露平面遗迹的同时,参考剖面墙壁的层位关系,确定早晚关系。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“地层学”的概念,其作为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,最初来源于地质学。考古地层学,简单说来即在未经扰动的情况下,相互叠压的文化堆积中,被叠压的堆积其年代早于叠压它的堆积(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,古老的堆积在下,稍晚的堆积在上。不过如遇扰乱,地层需另作分析)。整个发掘过程是考验考古工作者田野发掘水平的重要战场,同时也是获取准确信息的关键步骤。只有准确辨别土质土色、划分地层,方能清晰判别遗迹性质、年代等信息。 发掘工作结束后,是遗物的室内整理阶段。整理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遗物的丰富程度,有些甚至长达数年之久。遗物的整理过程充满了枯燥,同时也充满了乐趣。枯燥的是,譬如面对大堆的破碎陶瓷片,我们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拼对,后对其进行“类型学”的研究(“类型学”与前文提到的“地层学”,被称为考古学的两个车轮),通俗言之,即是对陶瓷器进行分类(器类是碗还是盘……,每一种器类中,又包含很多不同的式样),勾勒出它们的横向及纵向演变轨迹。乐趣的是,如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件带有铭文的器物,或记录年代、或记录其功能用途,便可以即刻解决困惑学界许久的难题。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,遗物的整理过程也离开不了科技的应用。例如C14技术广泛用于测年、同位素大量用于成分分析。 最后一项便是资料的刊布了。考古成果终于盼来了付梓的时刻。这一阶段应当属于公众科普宣传的重要阶段,但是出于学术的严谨,我们习惯于也必须以专业的形式来公布我们的考古成果。于是问题便来了,除了考古工作者,公众几乎从来不会来阅读我们的刊物,这也不奇怪,读不懂,买来也是将其束之高阁。不过,令人欣喜的是,近年来广大的考古工作者逐步投身于“公众考古”的事业中来,在出版正式刊物的同时,正努力寻求另一种方式向人们阐释考古文化。然而,长路漫漫,需要我们考古人不断去探索,也需要公众的不断支持与鼓励。任何一门学科的大众化,本身就是一门学问。 说到这里,大家也许很疑惑,考古纵然很有趣,可是与我们普通老百姓似乎并无关联。其实不然,考古表面看来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很遥远,然则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,我们的文化需求也随之增加。人们逐渐不满足于只是活着的想法,大家想要搜寻更多有关这个城市的记忆,在自己有限的岁月里增加各自生命的厚度。 作为考古工作者,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普通市民走进考古,最重要的是,我们将致力于建立更多的平台,实现公众与考古的双向互动。一方面,市民可以通过“考古”知晓南京的曾经,去探寻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如何一步步变成如今这般模样;另一方面,我们希望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,培养起社会公众的问题意识。我们最期待看到的是,在今后某个考古热点话题中,看到有更多的社会公众理性去思考,积极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。当然以上这些需要时日才能实现,不过,我们有信心与大家携手努力,一起去“考古”。 |